除了重訓,想嘗試其他運動看看嗎?
一直做同樣的運動,總有一天會感到乏味。
所以長期運動的人,往往會搭配有氧、瑜珈、攀岩、皮拉提斯等多種運動。
一方面給身體新的刺激,也是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風格。
還記得我們在BurnFit飲食訪談中見過的那兩位超過十年運動經歷的團隊成員嗎?
他們的共同點是——並不只做重訓。
長時間嘗試了各種運動,並從中找到了能持續的日常和運動的樂趣。
所以這一篇,我們準備了專注於兩位成員「運動經歷」的特別訪談。
「除了重訓,我還能做些什麼運動?」
「我該怎麼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運動?」
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,那這篇文章一定能帶給你不少靈感。那麼,讓我們開始吧!
特別訪談
H
大家好,我是負責企劃工作的H。已經運動十年了,主要是足球、籃球還有重量訓練三者一起進行。
V
我是V,現在擔任專案負責人。基本上有在踢足球、上健身房和做CrossFit,另外也有稍微接觸過網球和泰拳。
H
我大學念的是體育系,當時加入了籃球社團,大約活動了四年。
那時候我同時進行籃球和重訓,特別是在比賽中明顯感受到自己表現變好,那種成就感真的很棒。
在對抗時也不容易被撞飛,讓我自信大增。
V
我最印象深刻的還是足球。從國中開始一路踢到三十幾歲,一直都沒中斷。
我很喜歡身為團隊的一員,大家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的那個過程。
而且透過踢足球,我能「開心地」完成有氧運動,這也是很大的優點。
現在到了三十後半,朋友們很難約時間一起踢球,這點有點可惜。
H
籃球是一種團隊運動嘛。
和一個人專注進行的重量訓練不同,大家一起制定戰術、共同達成目標,那種成就感非常強烈。
在比賽中和隊友臨時調整戰術的經驗也非常有趣。
V
重量訓練就像是和自己對抗的運動。
但像足球或CrossFit這類運動,不僅有競爭,也有合作,能同時刺激身體與心理。
而健身房則因為時間和地點比較自由,所以在實用性上真的很棒。
H
我現在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只專注在增肌的重訓了。
現在的訓練會把動作的功能性、身體平衡、恢復等元素也一起納入考量。
現在的我,更像是在透過運動學習「如何正確使用身體」。
V
說實話,我現在正經歷一段運動低潮期。
感覺是靠著二、三十歲時累積下來的體能在撐著,最近也開始有「要趁體力還沒完全掉光前趕快重建」的危機意識。
不過多虧那時候接觸過各種運動,現在至少還保有一些掌握身體的感覺。
你們兩位都有長期參與「團隊運動」的經驗呢!
從個人型的重量訓練轉向完全相反的運動方式,對你們來說應該是一種很新鮮的體驗。
而且你們也都善用自己喜歡合作與追求成就的特質,成功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型態,甚至影響到了現在的生活方式,這真的令人印象深刻。
H
說真的…只能靠自己親自去試試看。
到底某個運動適不適合你,真的只有親身體驗過才會知道。
當然,這件事本身並不容易。會害怕、也會覺得開始很麻煩。
但現在有很多在地小型社群或運動聚會,
可以輕鬆地從有經驗的人那裡學習與體驗,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。
多嘗試幾種不同的運動後,你一定能找到和你合得來的那一項!
V
我也是這麼想的。多嘗試,是最關鍵的事。
不過我覺得「跟誰一起運動」也真的很重要。
如果對方讓你感到不自在,就算是很棒的運動也會變得無趣;
反過來,跟舒服自在的人一起運動,就會讓整個過程變得開心又充實。
運動結束後還能一起聊天、互相反思,這也讓我受益良多。
H
如果不運動,人生就完了。
對我來說,運動就是那麼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V
運動是一種讓人的身心「容器」都成長的行為。
當你的身體變強,思考也會更開闊,能承受的壓力也會不一樣。
其實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多少已經預想到了——
最後還是得靠親身去體驗,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運動。
因為唯有這樣,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偏好,並找到既合適又能樂在其中的方式。
那麼你呢?看完今天的文章後,不妨也問問自己這個問題:
「對我來說,運動是什麼?我最享受的是哪一個瞬間呢?」
感謝你耐心看完這篇不算短的文章。
BurnFit今後也會持續為你帶來更多能讓運動變得更有趣的靈感與建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