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減肥的真相與謬誤

Date
2025/03/12
Category
運動百科
1 more property
對某些人來說,"減肥" 這個詞可能是一輩子的課題,但對某些人來說,卻從來不曾在意過。
每年都立下減肥的目標,但真正開始時卻發現不容易堅持,而且面對大量資訊,很難判斷哪種方法最有效。當我們想到 "減肥" 時,總會浮現一些常見的說法,但我們真的有深入思考過它們是否正確嗎?
今天,我們就以 O X 測驗 的方式來驗證這些減肥迷思,看看真相到底是什麼吧!

1. 晚上6點以後吃東西會變胖?

錯誤
事實上,重要的不是 幾點吃,而是一天攝取的總熱量。如果總熱量低於基礎代謝率,即使晚上吃東西也不會變胖;但如果全天攝取量超過需求,無論早上還是晚上,都會導致體重增加。
不過,深夜暴飲暴食或未消化就入睡,的確容易導致體重上升。尤其是晚上活動量較少,建議選擇容易消化的輕食,避免不必要的熱量累積!
快速計算你的熱量消耗!
基礎代謝率 (BMR) 計算方式
男性:體重(kg) × 22
女性:體重(kg) × 20
總熱量消耗 (TDEE) 計算方式
幾乎不活動 (久坐族) → BMR × 1.2
輕度活動 (每週運動1~2次) → BMR × 1.375
輕度活動 (每週運動次) → BMR × 1.55
高度活動 (每週運動5次以上) → BMR × 1.725
非常活躍 (勞動工作者、運動員) → BMR × 1.9

2. 啟動「脂肪燃燒開關」的飲食法真的有效嗎?

部分正確
最近在韓國流行的 「Switch-On飲食法」,是基於開啟身體的脂肪燃燒開關的概念,透過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,增加脂肪和蛋白質來促進減脂。理論上,當碳水化合物攝取減少,胰島素分泌會降低,使身體開始以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,進而幫助減少體脂肪。
但這並不代表 多吃脂肪就一定能減肥。如果攝取的總熱量過高,多餘的脂肪仍然會囤積在體內。此外,過度限制碳水化合物可能導致疲勞、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引發肌肉流失。
因此,「Switch-On飲食法」的效果取決於個人體質與生活方式,而非單純跟隨流行。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並合理執行,才是最重要的!

3. 戒菸後會變胖?

正確
菸草中的 尼古丁 具有抑制食慾的作用,因此戒菸後食慾上升是常見現象。此外,許多人在戒菸後,會用零食來取代吸菸習慣,導致熱量攝取增加。
但戒菸本身 並不會直接導致肥胖!只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與規律運動,即使戒菸也可以維持體重。
建議選擇 健康零食(堅果、蔬菜、蛋白質點心等),並避免高糖加工食品,以幫助控制體重。

4. 流越多汗,減肥效果越好?

錯誤
許多人認為 流汗越多代表減肥效果越好,但事實上,汗水只是身體調節體溫的機制,並不代表脂肪燃燒。
運動後體重減少,多半是因為 水分流失,一旦補充水分,體重就會恢復。因此,真正減脂的關鍵在於 持續運動與飲食管理,而不是流多少汗!

5. 可以指定某個部位減脂嗎?

錯誤
「我只想瘦肚子」、「能不能讓大腿變細一點?」——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?
但人體無法選擇性燃燒某個部位的脂肪!運動可以鍛鍊某部位的肌肉,讓該部位線條更明顯,但脂肪的減少是全身性的,具體哪個部位先瘦下來,則因個人體質而異。
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透過 有氧運動+重量訓練,來達到均勻的減脂效果!

6. 極端節食會導致掉髮?

正確
過度節食或長時間挨餓,會造成營養缺乏,進而引發掉髮問題。
特別是 蛋白質、鐵質、維生素B群的攝取不足,會影響毛髮生長,導致掉髮。此外,節食會讓身體處於壓力狀態,影響荷爾蒙平衡,進一步加重掉髮情況。
健康的減肥方式應該是 均衡攝取營養,並採取漸進式減重,以保護頭髮和整體健康!

7. 減肥一定要完全戒掉零食?

錯誤
許多人以為減肥時 完全不能吃零食,但其實 適量健康的零食有助於避免暴飲暴食
推薦零食: 堅果、希臘優格、水煮蛋、地瓜、蔬菜棒
避免零食: 巧克力、洋芋片、碳酸飲料、高糖加工食品
關鍵在於 選擇健康的零食,並控制適當的攝取量,這樣反而能幫助穩定血糖,減少飢餓感,防止過度進食!

最重要的是建立「可持續的健康習慣」!

減肥並不是 短期的瘦身計畫,而是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健康習慣。
與其追隨流行的減肥方法,不如觀察 自己的身體反應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。
無論是戒菸還是減肥,與其尋求快速見效的方法,不如選擇穩健、可長期維持的健康生活方式。
記住,適合自己的節奏,才能讓健康與好身材長久維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