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練親自回答!有氧運動 Q&A

Date
2025/03/05
Category
運動百科
1 more property

有氧運動?會不會導致肌肉流失?

這是在健身族群間常聽到的話題,雖然有時是開玩笑的,但確實也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。
最常見的三大問題
1.
一定要做有氧運動嗎?
2.
空腹有氧燃脂效果更好嗎?
3.
重訓前做還是後做比較好?
這些問題不僅是健身新手,連長期運動的人也會思考過。今天我們邀請到 BurnFit 的專業教練來解答這些問題,讓你可以建立正確的有氧運動觀念!
回答問題的教練

Q. 重訓後一定要做有氧運動嗎?

教練回答:
不是必須,但做了確實會讓運動效果更好!如果只做重訓,心肺耐力可能會不足,運動持久力下降,而且減脂效果有限。
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恢復,還能幫助體脂肪燃燒。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脂,那有氧是不可缺少的,但如果是增肌,就應該適當控制有氧運動的時間和頻率。

Q. 做有氧運動會導致肌肉流失嗎?

教練回答:
有氧運動 不會 必然導致肌肉流失,除非 運動時間過長、強度過高,或蛋白質攝取不足
適量的有氧運動反而能幫助肌肉恢復,促進體脂肪消耗,甚至對增肌也有幫助。
避免肌肉流失的方法:
不要進行過長時間的有氧運動(建議 30~40 分鐘內)
確保足夠的蛋白質攝取
搭配重訓,維持肌肉刺激

Q. 空腹有氧運動燃脂效果更好嗎?

教練回答:
空腹時胰島素水平較低,身體可能更容易利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,因此許多人選擇空腹有氧來減脂。
但缺點是:
體能較差,運動強度可能下降
增加肌肉流失的風險(尤其是高強度運動)
如果要做空腹有氧,建議選擇低強度運動(如快走、慢跑),而 HIIT 或高強度運動不建議空腹進行,因為可能會導致肌肉分解。

Q. 有氧應該安排在重訓前還是後?

教練回答:
這取決於你的運動目標。
重訓前做有氧的好處:
可作為暖身,降低受傷風險
提升心肺能力,可能增強重訓表現
但若做太久,可能會影響後續重訓的力量
重訓後做有氧的好處:
重訓後身體的肝醣已消耗,脂肪燃燒效率更高
對於減脂族群來說更有效
但如果重訓後太疲勞,可能無法好好完成有氧運動
如何選擇?
增肌目標 → 重訓前只做 5~10 分鐘暖身,避免過長有氧
減脂目標 → 重訓後 20~40 分鐘低強度有氧,效果最佳

Q. 我很難增重,還需要做有氧運動嗎?

教練回答:
如果你的目標是增加體重,仍然應該適量加入有氧運動。太多有氧會讓增肌變得更困難,但完全不做也不好,因為心肺能力對提升訓練強度至關重要。
建議方式:
每週 2~3 次短時間 HIIT(15 分鐘內)
避免長時間低強度有氧,以免消耗過多熱量

Q. 關節不好,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有氧運動?

教練回答:
如果你的關節有問題,應該選擇低衝擊的有氧運動,減少膝蓋負擔。
推薦運動:
快走(調整坡度可降低關節壓力)
室內腳踏車(保護膝蓋,同時增強腿部肌肉)
游泳或水中健走(零衝擊,全身運動)
橢圓機(比跑步機更溫和)
需避免的運動:
跑步(對膝蓋衝擊大)
跳繩(衝擊力過高)
高強度跳躍運動(容易傷害關節)
如果你的關節較弱,應該從低衝擊運動開始,慢慢增加強度。

Q. 跑步 vs. 騎腳踏車,哪個比較好?

教練回答:
這取決於你的運動目標。
跑步的優勢
熱量消耗較高,減脂效果更好
提升心肺耐力
戶外跑步還能促進維生素 D 合成
騎腳踏車的優勢
關節壓力較小,適合膝蓋不好的人
有助於增強腿部肌力
持續運動的難度較低(比跑步更容易養成習慣)
如果你的目標是 燃燒更多熱量、提升耐力,那跑步更適合。
如果你想 保護關節、增強腿部肌力,那腳踏車會更適合你。

有氧運動要講究策略!

從教練的解答中可以看出,有氧運動 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 要根據運動目標來調整。
運動目標與有氧策略
減脂 → 重訓後 20~40 分鐘低強度有氧
增肌 → 每週 2 次短時間高強度有氧(15 分鐘內)
關節問題 → 選擇低衝擊運動(如腳踏車、游泳)
空腹有氧 → 需降低強度,避免肌肉流失
避免肌肉流失 → 控制有氧時間,確保蛋白質攝取充足
透過正確運用有氧運動,不僅能有效減少體脂,還能增強肌力、提升體能與運動表現,一舉多得,帶來極大的好處。
請記住,並不是「做得越多、越久」就越好,而是**「如何做、何時做、做多少」**才是關鍵。請務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策略!只要方式正確,您一定能獲得比現在更理想的成果。
BurnFit 一直支持著您的健身之路!